立秋到,慢阻肺患者必知道的防護知識
發布時間:2025-08-06 17:32:34 | 來源:【葉勇 2025-8-6】
一、立秋慢阻肺高發的三重威脅
1.冷空氣刺激氣道高反應性遇冷誘發支氣管痉挛,黏膜缺血導致抵抗力下降,病原體更易入侵。
2.秋燥傷肺津幹燥氣候使呼吸道黏膜脫水,痰液黏稠阻塞氣道,加重呼吸困難。
3.病原體活躍期秋季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傳播增強,老年患者感染風險激增。
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慢阻肺患病率超27%,急性加重後死亡率攀升。
二、核心防護措施
(1)防寒保暖—阻斷誘因
物理防護:外出佩戴醫用口罩+圍巾,覆盖口鼻避免冷空氣直吸,早晚低溫時段減少外出。
足部溫陽:睡前40℃溫水泡腳15分鐘,虛寒者加艾草10g驅寒,提升肺循環。
室內調控:溫度維持20-24℃,濕度40%-60%,加濕器每日換水防黴菌。
(2)規範用藥—降低急性加重
吸入劑管理:使用長效支氣管舒張劑(如噻托溴銨)不可擅自停用,秋季需規律吸入。急性發作風險高者,聯用糖皮質激素吸入劑(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
(3)肺康復訓練—提升功能
有氧運動:快走、遊泳、太極拳 避開晨間低溫/霧霾,選擇午後溫暖時段,每周3-5次。
呼吸肌訓練:縮唇呼吸、腹式呼吸 吸呼比1:2-3,呼氣時縮唇如吹笛,增強膈肌力量。
抗阻訓練:彈力帶、啞鈴 每周2次,提升呼吸肌耐力。
三、慢阻肺自我管理--使用峰流速儀監測
峰流速儀(PEF儀)是監測氣道阻塞的“家庭哨兵”,通過最大呼氣峰流速值(PEF) 量化病情波動,預警率達70%。
(1)規範操作四步驟
1.準備:站立位,遊標歸零,深呼氣清空肺部(手指勿遮擋氣孔)。
2.吹氣技巧:深吸氣後唇緊密包裹吹口,爆發性最快速度呼氣(避免漏氣)。
3.記錄取值:→ 每日早(用藥前)、晚(睡前)各測3次取最高值。→用支氣管舒張劑(如噻托溴銨)者,需記錄用藥前、用藥後15分鐘數值。
4.清潔維護:每周清水+1滴洗潔精浸泡清洗,通風晾幹(禁暴曬)。
(2)PEF三區管理法
以個人最佳值(連續2周穩定期最高PEF)為基準劃分風險區:
綠區≥80%個人最佳值 維持用藥,繼續監測
黃區60%-80% 最佳值 增加支氣管舒張劑頻次,3日未改善需就診
紅區<60%最佳值 立即吸入急救藥並就醫,警惕呼吸衰竭
計算公式參考:男性PEF(L/min)=5.29×身高(cm)-427.1;女性 PEF(L/min)=4.94×身高(cm)-399.8。變異率>20%提示病情不穩。
四、中醫調養防秋燥
飲食原則:
1.少辛多酸:減蔥姜辛辣,增百合、銀耳、雪梨、蜂蜜潤肺生津。
2.藥膳推薦:→黃芪麥冬湯(黃芪30g+麥冬20g)補宗氣,緩解乏力氣喘。→百合梨湯(雪梨+百合蒸煮)化解幹咳痰黏。
3.起居養生:早睡敛陰氣,早起舒陽氣,按摩太渊、尺澤穴宣通肺氣。
五、疫苗與環境防護
雙重免疫:1.流感疫苗(每年9月接種)。2.肺炎球菌疫苗(每5年加強)。
病原體隔離:→勤洗手+鼻腔沖洗,減少病原體定植。→霧霾天緊閉門窗,外出佩戴N95口罩。
溫馨提示:立秋防護需構建“監測-用藥-鍛煉-環境”閉環:
1.每日峰流速儀監測,PEF值進入黃區立即幹預;
2.保暖+疫苗阻斷外邪,潤肺藥膳調理內環境;
3.呼吸訓練提升肺功能,氧療延緩器官損傷。
若出現咳痰變脓、氣短加劇或PEF值持續紅區,務必24小時內就醫!
溫馨提示:本文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僅做健康防護知識。如有任何呼吸系統癥狀或疑慮,請務必咨詢相關醫生進行個體化診斷和治療。
文章所推送內容非商業用途,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