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壓患者,情緒該如何管理?
發布時間:2025-09-04 10:36:33 | 來源:【張葉 2025-09-04】
現代醫學表明,與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人患高血壓的危害更大,可顯著增加老年人發生心、腦、肾等器官損害的風險,是一種嚴重危害生命健康的慢性多發性疾病。對老年人的心理也有極大影響,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應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療和情緒管理。
生活中經常有老年人情緒波動後出現血壓飙升,繼而出現急性腦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情況。
老年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心理障礙是焦慮和抑郁,有資料顯示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焦慮和抑郁的發生率分別占 31% 和 25.6%,且有 18.9% 的患者焦慮和抑郁兼有。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狀態使機體處於應激狀態,血漿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影響藥物降壓效果的同時容易出現心腦血管急癥。根據不同的特點分為三類情況:1恐懼焦慮型 、2“無所謂型”、3孤獨悲觀型。
不同心理狀態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情緒管理方法
1.恐懼焦慮型:家人在適當場合向患者介紹高血壓方面的基本常識,包括高血壓的危害、藥物治療、健康生活方式等,激發患者內心對高血壓治療的期望,打消患者對高血壓認知的誤區和顧慮,避免與患者發生爭吵,選擇平和的方式進行溝通和勸說。
2.“無所謂型”:家人把身邊高血壓出現嚴重危害的例子講給患者聽,讓患者認識到疾病早期防治的重要性,督促患者進行血壓監測,按時服藥,定期體檢,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3.孤獨悲觀型:發動親戚、朋友、社區誌願者、家庭醫生等,加強對老年人的社會支持和情感支持,主動和患者溝通心腦血管方面的知識,打消患者對心腦血管意外的顧慮,多給患者列舉一些高血壓控製良好對後期生活帶來益處的例子,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最後,高血壓的控製離不開穩定的情緒、合理的藥物治療、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離不開積極向上的心態,心向陽光,身心才能健康!
文章所推送內容非商業用途,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