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行 Health Trip

藥片別盲目碎吃

發布時間:2025-09-09 10:21:21 | 來源:【《揚子晚報》】
分享至:0

本文轉自《揚子晚報》,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删除。

 

當藥片太大難以下咽,很多人會想着掰開或者碾碎了吃。記者發現,網絡上各種磨藥、切藥神器銷售火爆,不少老年人都在靠這些工具服下原本自己不太好咽的藥物,但其實這些都不能盲目使用!南京同仁醫院藥學部晁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片劑因特殊的設計或成分的特性,掰開或碾碎可能影響療效或增加副作用,從而給身體帶來傷害。

晁滢介紹,片劑根據結構和功能可分為普通片、包衣片(糖衣/薄膜衣/腸溶衣)、緩釋/控釋片、多層片及特殊劑型(咀嚼片、分散片等)。“有部分普通片劑會對黏膜有刺激,比如阿侖磷酸鈉片,掰開、碾碎或者咀嚼可能造成口腔和食道潰疡。我們會發現有些片劑的表面會有凹下去的刻痕,只有這種片劑才可以沿着刻痕去掰開服用。”但靶向藥、化療藥等特殊藥品,即使有刻痕也需經醫生確認後才可分割,吞咽困難患者建議考慮更換劑型而非掰藥。

包衣片是指在藥片表面包裹一層特殊外衣的劑型,主要目的是改善口感、保護藥物穩定性、控製釋放速度或減少刺激。還有些藥物容易受到胃酸的影響而降低藥效,或是對胃部產生刺激,會被做成腸溶劑型。這樣就可以讓藥物經過胃部的時候不被吸收,確保在腸道釋放,掰開或碾碎就會使其失去保護作用,導致藥物失效或刺激胃黏膜,比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整片服用在胃中不溶解,避免了刺激胃黏膜,減少胃潰疡、出血風險。

“還有一些藥物在胃部影響不大,但是用來治療腸道疾病的,也會被設計成腸溶藥物,讓其只在腸道釋放,所以也不能掰開服用,比如治療潰疡性結腸炎的美沙拉嗪腸溶片,說明書要求隨大量液體整片吞服。”晁滢說。

而緩釋片/控釋片算是存在安全隱患較多的片劑類型了。此前就有報道,一名40多歲的女士因為把降壓藥(硝苯地平控釋片)用牙咬斷服用,沒過半小時就眼前發黑、身體無力,血壓快速下降一度幾乎無法測出。而這樣的事件並非個案。晁滢解釋,“緩釋片和控釋片都是通過特殊結構緩慢釋放藥物以延長其在體內的作用時間,也起到一種對身體的保護作用,掰開會破壞結構,導致藥物突然大量釋放,就可能引發中毒或影響療效。”

多層包衣片則是指藥片由兩層或更多層組成,每層含有不同藥物或不同釋放特性(如速釋+緩釋)。這類藥片也通常不能掰開,否則會破壞藥物釋放順序或影響療效。

那麽,我們怎麽樣判斷藥品是否可以掰開吃呢?除了看劑型、檢查藥片是否有“刻痕線”之外,還要詳細看說明書、遵醫囑用藥。“因為有時候同一種藥物,但是不同廠家生產,也可能因為製備工藝不同而有可掰開或不可掰開服用的區別。”晁滢還提醒,有時候藥品因保存不當破損開裂,這也相當於被“掰開”,同樣存在風險。如果自己不能判斷藥片是否可以掰開服用,可以咨詢醫生或者藥師。

此外,不同藥物的服用時間和先後順序也很重要,否則可能影響療效或引起不良反應。“比如中藥和西藥之間通常間隔半小時左右,滋補藥品適合飯前服用,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則應在飯後半小時服用。”晁滢說。

 

 






版權所有©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網站技術支持:愛牛雲

京ICP證000000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赣A202207910060

友情鏈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科技部網站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赣公網安備 36010902000143號